从2025上半年在华销量实现逆势增长,到电动化与智能化成果初绽,丰田用“谋万世胜过谋一时,谋全局高于谋一域”的思路,向行业与世人证实了长期主义才是正确的方向。
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这是《道德经》的原句。
汽车工业原本被定义为铁与火的哲学,原本似乎与水的智慧格格不入。然而东方传统哲学最讲究静水流深、蓄势而发,和西方工业文明的用势必尽、追求极致构成反差。
惯于运用这种理念的车企中,有一位长期蝉联全球年销量千万台宝座,这就是丰田。丰田汽车公司曾经在2012年停止扩产三年计划,为聚焦利润、质量和整体经营水平争取了时间;曾经在中国贯彻价格稳定策略,保护品牌高度。
而这种“总是为了下一阶段考虑”的可持续发展策略,有另一个名字——长期主义,与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构成了反差。
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,高举长期主义旗帜的企业,终于开始迎来新一轮的收获期,车市也如流水般在蓄势之后奋力争先。
从2025上半年在华销量实现逆势增长,到电动化与智能化成果初绽,丰田用自己“谋万世胜过谋一时,谋全局高于谋一域”的思路,向行业与世人证实了长期主义才是正确的方向。
比起烈火烹油的极致追求,游刃有余的流水精神更具备可持续后劲;长期主义在上个阶段的引而不发,恰恰是为了下个阶段的全力迸发而蓄积能量。
身体力行将东方哲学用于现代商业,丰田为代表的车界勇者,正穿越浮躁的迷雾,踏上正确的路径。
01长期主义,迎来收获期
当中国车市还处在“自主高歌猛进,合资暮气缠身”的基调中时,“合资与外资还有多少力量”的疑问,被现实数据所击破。
“2025年上半年,丰田汽车(包含雷克萨斯品牌)在中国市场总销量为837,739台,实现同比正增长。”丰田汽车公布的数据,不仅让合资阵营欢欣鼓舞,其实也让整个产业都闻之心喜,毕竟自主品牌也喜欢“摸着丰田过河”。
《汽车公社》查询了乘联会数据,按照批发销量统计口径,丰田在华两大合资公司与进口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均交出出色的“半年考”成绩单:
一汽丰田批发销量373,780台,同比增幅高达21.1%;广汽丰田在去年基数居高背景下,同比提升2.6%至344,672台;雷克萨斯上半年在华销量超过8.5万台,持续实现正增长,稳居进口豪华车销冠。
产品口碑维度,铂智3X的出现,彻底瓦解了“丰田汽车不够智能、不擅电动”的思想钢印。尤其值得一提,超过半数的铂智3X车主选择了搭载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款。而今年上市的bZ5和上海车展首发的铂智7,更是牵起消费者的无限期待。
在这份喜报的背后,藏着两个场景。
其一是反差场景。此前数年,部分厂商销量短暂疯涨,丰田增速相形看似“落寞”,但“流水不争先”的丰田却在默默修炼电气化和智能化内功,洞悉着未来消费趋势,蓄势待发。
其二是宏观图景。在《汽车公社》看来,比前面更具备份量的是迄今在华累计销量,截至2025年7月中旬,丰田汽车(含雷克萨斯)在华累计销售超过了2,500万台汽车,其中雷克萨斯超过210万台。
从210万名豪华品牌用户,到2,500万名消费者用脚投票,向丰田和雷克萨斯托以巨大的信赖,这份荣耀的份量,甚至超过了“领跑合资阵营增长速率”的半年业绩。
谁说长期主义的红利遥遥无期?丰田汽车已经用实践证实了“厚积薄发”乃是产业的发展真谛,惟有战略定力和品质坚守,可穿越周期迷雾,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以诚取胜,深耕之道
长期主义如何践行?又如何耐住修炼过程中的寂寞?丰田用过去两年的汗水与深思,上演了一出教科书式的转型示范。
而在“长期主义,用心耕耘”战略的最核心位置,是丰田以诚深耕在华经营,从管理体制、事业布局、研发体制和产品技术多个维度实现“立全球,更中国”。毕竟,在中国发展,只有“更中国”,才是“更长期主义”。
年初,丰田中国任命董长征为副董事长,李晖为总经理,中国丰田发展历史上首次由中国人担当这样的高管职位。这便是从管理体制开始推动“更中国”。
今年4月上海车展发布会上,丰田向业界发布了ONE R&D与RCE两大“更中国”的研发体制。
ONE R&D的本质就是研发整合,将丰田在中国的所有研发力量合而为一。
汽车产业的研发承压与日俱增。油车时代,各自为战的单一动力总成与底盘平台,单个项目的研发投入难言惊人,那么到模块化平台阶段,研发费用便上了一个数量级。而到新能源和智能化时代,无论电动化还是智能技术,烧钱程度和对人才的诉求都远非当年可比。
2023年,丰田将原“丰田汽车研发中心(中国)有限公司”更名为“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(中国)有限公司(IEM by TOYOTA)”,研发重心自然也就越发指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。这是丰田解决难题的第一步,“转身”。
在IEM基础上,丰田将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一汽丰田研发、广汽丰田研发、比亚迪丰田研发,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进行整合,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,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;丰田将联合研发机构母公司一汽、广汽、比亚迪等,充分发挥丰田研发的整体优势,以综合实力推动智电技术的研发升级。这是丰田解决难题的第二步,“合力”。
在研发形成“合力”之后,就是丰田的另一个“大招”——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,也是丰田在合力之后、落地具体车型的“发力”。
作为首席工程师,CE是车辆研发的总责任人,从商品企划到生产、销售等一切的内容,拥有全部的责任和权限,打通了各个环节。当代企业经常抱怨和被抱怨的一点,在于“跨部门沟通协作”,而根源则是“权责不明”。CE制度的出现便极其具有针对性。
RCE则是将这样的思路,通过“放权中国研发”的方式,在神州土地上再上演变革。RCE制度可以灵活调配分散的资源以及设备等,本土化研发不需要通过日本去反馈确认,在中国就可以判定、决策,缩短整个的开发周期。
“更中国的事业布局”,则是携手供应链,与更多中国头部科技企业(腾讯、小马智行、Momenta等)深化战略合作,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持续提供解决方案。
我们能看到铂智3X及bZ5广受欢迎,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搭载了适用于全场景的Moment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。
从已经热销的铂智3X,到已经上市的bZ5,再到4月在上海车展首发的铂智7,以及未来更多丰田新车,“更中国的产品”愈发涌现。
在“更中国的管理体制”之下,通过“更中国的事业布局”和“更中国的研发体制”,打造“更中国的产品”,这便是丰田不冒进急躁、不偷工减料、放眼长远、厚积笃行的思路。
长期主义的坚守,正确路径的胜利
长期主义最可贵之处,在于坚守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规则体系。
汽车与消费电子等产业不同,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安全,更应该将这种坚守一以贯之。
“对安全、安心、品质‘不妥协’,不以牺牲消费者利益换取短期销量。”当部分厂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采用消费级芯片、缩短验证流程时,丰田在智电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发展节奏,守住“安心安全、品质可靠”的品牌基因。
今年的上海车展上,丰田全球首次披露焕新升级的bZ品牌世界观,通过回归丰田“以人为本打造让所有人都喜爱的具有驾驶乐趣的移动工具”的理念,bZ品牌重新定义车辆对客户的意义。以安心、安全、先进三个关键词,诠释对消费者承诺的最基本的保障与责任。
以bZ5、铂智3X和铂智7的研发为例,丰田并没有最大化追求产品功能的快速迭代,而是继续完成传统汽车所坚持的全周期测试和检验,因而比“未充分测试”的品牌电动车更可靠;但同时丰田又通过ONE R&D和RCE研发体制进一步放权中国团队,提升了研发速度,因而比“转型前的丰田”产品迭代速度更快。
RCE 团队在开发过程中,既坚持丰田严苛的零部件设计强化标准,又深度整合本土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率优势,最终实现“安全品质底线不妥协,智能配置体验超预期”的产品平衡。
“开不坏的丰田”,在油车时代如此,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亦然。
从电动化到智能化,在这场席卷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潮里,丰田用多样化的倔强,刻画着自己的理解和定位,也延续着一如既往的宽厚与博大。
当汽车产业无可避免卷入剧变漩涡,流水难持其静,也开始奔流争先。这一次,流水究竟是争出“巨浪拍天浮”,还是落得“石分浪花碎”?丰田的半年答卷,已然给出了第一份注脚和反馈。